定安不锈铁成分表
不锈钢按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锰氮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如耐硝酸(硝酸级)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如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通常以金相组织进行分类。按金相组织分类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型号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硬的不锈钢之列。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500系列—耐热铬合金钢。600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630—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不锈钢的分类、主要成分及机械工艺性能比较
晶间腐蚀: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这样的缝隙可以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接是部腐蚀的一种形式,它可同之处在于,腐蚀的部性是显微尺度的,而宏观上不一定是部的。缝隙腐蚀:是指在金属构件缝隙处发生斑点状或溃疡形的宏观蚀坑,能发全于溶液停滞的缝隙之中或屏蔽的表面内。合处形成,例如,在与铆钉、螺栓、垫片、阀座、松动的表面沉积物以及海生物相接烛之处形成。全面腐蚀:是用来描述在整个合金表面上以比较均勺的方式所发生的腐蚀现象的朮语。当发生全面腐蚀时,村料由于腐蚀而逐渐变薄,甚至材料腐蚀失效。不锈钢在强酸和强碱中可能呈现全面腐蚀。全面腐蚀所引起的失效问题并不怎么令人担心,因为,这种腐蚀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浸泡试验或查阅腐蚀方面的文献资料而预测它。均匀腐蚀:是指接触腐蚀介质的金属表面产生腐蚀的现象。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对耐蚀提出不同的指针要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0.01mm/年的,认为是耐蚀”;1.不锈钢指在大气及弱腐蚀介质中耐蚀的钢。
该类铁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铁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 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 同时还保持有铁素 体不锈铁的475C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