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不锈铁生产基地在哪
用于炼油,化肥,造纸,石油,化工等耐海水耐高温浓硝酸等的热交换器和冷淋器及器件。不锈钢是20世纪冶金史上的一大发明,他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一定含量的铬元素冶炼制成的。不锈钢之所以具有不锈性,关键是由于钢中含有铬。所需要的铬含量美国、欧洲标准中规定为不小于10.5%(质量分数,后同),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一般不小于约11%,我国一般认为不小于12%。由于铬的影响,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钢件表面生成一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膜,称作“钝化膜”。这层膜使金属与外界的介质隔离,阻止金属被进一步腐蚀;并且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果一旦遭到破坏,钢中的铬会与介质中的氧重新生成钝化膜,继续起保护作用。不锈钢的不锈性,还与使用环境有关,不同的环境,要使用含铬量不同的不锈钢。含铬量的高低是决定不锈钢性能的根本因素。所以,没有铬就没有不锈钢,而一般的碳素钢和含铬的不锈钢都是具有磁性的物质。
专家强调,用“吸铁石”辨别不锈钢真假、判断不锈钢质量高低是错误的,舆论界这样宣传会误导消费者,同时对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也是不利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使用的无磁奥氏体不锈钢(又称300系列不锈钢)比例很大,使人们产生了不锈钢都无磁的错觉。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上部分不符合、国内标准的、耐锈性和耐腐蚀性能很差的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又称200系列不锈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原因之一。这部分不锈钢,比、国内标准降低了铬含量,降低了镍含量,增加了锰含量,确实没有了磁性,但由于低铬高锰,降低了耐蚀性能,质量是很差的。如果用到工业领域是会造成重大损失的。
奥氏钵—马氏体钢这类钢的Ms点低于室温,固溶处理以后为奥氏体组织,易于成形和焊接。通常可用两种工艺方法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一是固溶处理以后经700~800度加热,奥氏体因析出碳化铬而转变为介稳定状态,Ms点升高至室温以上,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二是固溶处理以后直接冷却至Ms与Mf点之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后一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耐腐蚀性能,但固溶处理以后至深冷的间隔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因奥氏体的陈化稳定作用而使深冷的强化效应降低。经上述处理以后钢再经400~500度时效,使析出金属间化合物进—步强化。这类钢的典型钢号有17Cr一7Ni一A1、15Cr-9Ni-A1,17Cr—5Ni-Mo、15Cr-8Ni-Mo一A1等等。这类钢也称为奥氏体-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并因为实际上这些钢的组织中除奥氏体和马氏体以外,还存在不同数量的铁素体,故也称为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铁专业名词详解不锈铁通俗地说,不锈铁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铁,既有不锈性, 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铁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